软件内置问卷把关键信息模块化:基本信息、择偶条件、情感史、生活习惯、价值观、未来规划等,模板里每一项都有推荐提问和延伸话术,能在聊天中自然导出真实答案。举例:当客户表达“想找有责任感的人”时,软件会提示后续探问——“你觉得对方在生活哪个场景体现责任感?”引导客户把抽象需求具体化,方便精准匹配。

完成采集后,使用软件的自动画像功能生成候选人标签:性格(外向/内向)、生活圈层(文艺/运动/职场)、三观维度(子女观、婚姻观、金钱观)以及红线与优先级。这些标签不是静态,而是支持动态调整:随着对话深入,婚介师可在客户补充信息后即时修改画像。另一关键功能是“共情笔记”,记录客户的情绪词汇和敏感点,方便后续话术回访不踩雷。

软件会基于画像给出初步匹配池及优先级建议,并自动生成上门沟通报告,便于团队内部共享与二次评估。通过这一流程,初诊不再零散,数据化的画像让婚介师有据可循,客户感到被理解且专业度增强,撮合率自然上升。

见面当天,婚介师可以使用软件的“现场支持”功能,即时检索双方画像和共同话题,遇到尴尬场面随手调出话题卡,化解冷场。相亲中期,软件会依据双方互动表现自动建议互动任务,例如安排共同参与的短活动或布置轻量话题测试情感契合度。见面后进入评价与复盘环节:双方填写由软件定制的反馈问卷,系统会对关键维度打分并给出是否继续跟进的建议。

若匹配度高,系统自动生成推进方案与礼仪建议,帮助婚介师设计下一步约会;若匹配度低,软件会提示可能的原因并推荐备选候选或调整策略。整个流程的强项在于数据化复盘:从邀约成功率、见面满意度到最终成交率,所有数据一目了然,婚介师可以据此优化话术与筛选标准。

更重要的是,爱情搬运工支持CRM连接与自动提醒,确保每位客户都在合适时间得到跟进,不会因人工疏漏丢失潜在缘分。通过这种情景化、工具化的演练,婚介师不仅能提升效率与专业度,还能把握更多可控变量,把撮合变成可复制的实战流程,最终赢得客户信任与口碑传播。